名医简介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名医简介 >> 正文

郑祥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一​

2021年08月26日 08:06  点击:[]

郑祥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总结

姜制方法与作用

郑祥银教授在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和科研过程中,对古代姜制方法、作用及其炮制的药物进行较详细的文献研究、实验研究,具有扎实、全面的姜制理论知识,精湛姜制技术。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初步总结。

一、姜制历史沿革

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.的新鲜根茎,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。用姜汁炮制中药材的历史悠久,应用广泛,历代都有很大发展。

1.姜的用量及制备方法

姜汁的制备方法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《金匮玉函经》:“生姜一斛出汁三合半。皆薄切之,乃捣绞取汁……无生者用干者,一两当二两。”这里的姜汁并非作为炮制辅料应用,只是作为单味药汁入药。用姜作辅料炮制药物最早记载首推南齐·《鬼溃》半夏“汤洗七遍,生姜浸一宿,熬过。”距今约1500年历史。最初,在临床上姜用于解某些药物食后中毒。如“中 半夏毒,以生姜汁,干姜并解之名。”在此基础上,多随方配伍,如“半夏有毒,用之必须生姜,此是取其所畏,以相制耳。”此后,发展为药物经姜制后再用于临床,如姜制厚朴,姜制黄连等。

姜的用量,历代医家都有要求。蒟酱“每修事五两,用生姜汁五两,蒸干为度”半夏“一两,用姜四两,研汁入砂罐子内,用姜汁井水煮,侯破看存二分白心,取半夏研为膏子。”宣连“一两,生姜四两,一处以慢火炒,令姜干脆色深,去姜,取连捣末。”天南星“一两切成片,用生姜半斤取汁,文火制干,却入蜜半匙,直炒黄色,取出为末。”紫油厚朴“三斤,同老姜二斤切片,同煮一时,去姜不用。”现在,一般每100kg净药物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;亦见每100kg药物用生姜12-14kg的用量。资料表明,时代不同,品种不同,姜的用量亦不同,但现姜的用量似较古代用量小。

现代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沿用的姜汁制备方法有生姜榨汁、生姜煮汁、干姜煮汁3种。参见各地炮制规范,采用生姜榨汁有:福建、四川、山东、湖南、江苏、河南、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河北、江西等11省市;干姜煮汁有:福建、四川、山东、湖南、江苏、天津等6省市;生姜煮汁有:河南、北京、辽宁、吉林、山东等5省市。均未见有规定确切的姜汁制备方法和标准。

2.历代姜制方法

用姜汁炮制中药材的历史悠久,姜汁作为炮制辅料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南北朝时期的生姜浸炒、生姜自然汁拌蒸、姜汁炙的姜制方法;到唐代,沿用了姜汁炙,新用了姜汁浸焙、姜汁煮;宋代姜制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,沿用了姜汁浸焙、姜汁炒、生姜水(姜汁)煮,新增了生姜汁淬、生姜汁煨、生姜捣碎罨焙、姜汁炒焙、姜汁浸、生姜自然汁焙、姜汁和、生姜同捣(杵);金元时期,只是沿用了前人的姜制、生姜水(姜汁)煮、姜汁浸、生姜炒的方法;在明代,姜制方法新增了生姜自然汁浸蒸焙、姜汁浸蒸、生姜煨、姜焙、姜汁浸晒,沿用了姜制、姜汁浸炒、姜汁罨、生姜汁和、姜汁浸泡、姜汁浸焙、生姜(姜汤)煮;清代沿用了姜汁炒、姜汁浸焙、姜汁浸透、姜汁拌、生姜煨、姜汁煮、姜汁蒸,无新方法产生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姜制方法不断创新,现在多用的是姜汁炙法,其次是煮法和泡法。

二、古代姜制作用及药物

(一)生姜的性味功用

《别录》:“味辛,微温。”《医学启源》:“性温,味甘辛。”

《雷公炮炙药性解》:“入肺、心、脾、胃四经。”《本草汇言》:“入脾、肺、肠、胃诸经。”《本草经解》:“入胆、肝、肺经”。

历代医药学家谓生姜有去臭气、通神明,归五脏,去痰下气,止呕吐,除风湿寒热,止呕吐不下食,(汁和杏仁作煎)下一切结气实,逼汗,去隔上臭气,除壮热,止逆,散烦闷,开胃气,(汁)解毒药毒,破血调中,去冷,益脾胃,散风寒,温中祛湿,制厚朴、半夏毒,去腹中寒气,解臭秽,解菌蕈诸物毒,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,(浸汁)点赤眼,(捣汁和黄明胶熬)贴风湿痛,(姜汁)开痰,救暴卒,搽冻耳等功用。主治伤寒头痛鼻塞,咳逆上气,痰水气满,(生与干)嗽,时疾,(生和半夏)心下急痛,中热不能食(捣汁和蜜服之),心胸壅隔,冷热气,转经,心满,伤寒,伤风,头痛,九窍不利,噎膈反胃,狐臭,(煨姜)胃寒,泄泻,吞酸,肠疝痛等症。

《本草经疏》:“生姜所禀,与干姜性气无殊,第消痰、止呕、出汗、散风、祛寒、止泄、疏肝、导滞,则功优于干姜。”《药性类明》:“生姜去湿,只是温中益脾胃,脾胃之气温和健运,则湿气自去矣。其消痰者,取其味辛辣,有开豁冲散之功也。”生姜辛温,温中能化湿,辛开能豁痰,辛散能散逆止呕,能散邪发汗,是为生姜的突出功用。《修事指南》据此提出:“姜制温散。”用以表明姜制的突出作用。

(二)干姜的性味功用

《本经》:“味辛,温。”《别录》:“大热,无毒。”《药性论》:“味苦辛。”

《本草经解》:“入肝、肺、肾经。”《得配本草》:“干姜,入手少阴、足太阴经气分;炮姜,入足太阴经血分。”

历代医药学家谓干姜有温中,止血,出汗,逐风湿痹,止唾血,破血,去风,通四肢关节,开五脏六腑,去风毒冷痹,消胀满,下气,宜诸络脉,微汗,消痰,止鼻洪,解冷热毒,开胃,消宿食,通心气,助阳,去脏腑沉寒,发诸经之寒气,(经炮)温脾燥胃,(炮姜)温脾胃,(炮姜)退虚热,燥湿,行郁降浊,下冲逆,平咳嗽,提脱陷,止滑泄等功用。主治胸满咳逆上气,肠癖下痢(生者尤良),寒冷腹痛,中恶,霍乱,诸毒,皮肤间结气,腰肾中疼冷,冷气,夜多小便,嗽,冷痢,血闭,病人虚而冷,转筋吐泻,腹脏冷,反胃干呕,淤血,扑损,心下寒痞,目睛久赤,里寒水泄,久疟,心腹冷痛胀满,血痢,崩漏等症。

《药品化义》:“干姜干久,体质收束,气则走泄,味则含蓄,比生姜辛热过之,所以止而不行,专散里寒。如腹痛身凉作泻,完谷不化,配以甘草,取辛甘合化为阳之义。入五积散,助散标寒,治小腹冷痛;入理中汤定寒霍乱,止大便溏泻;助附子以通经寒,大有回阳之力;君参朮以温中气,更有反本之功。生姜主散,干姜主守,一物大相迥别。”

(三)姜制的作用及药物

1.佐药物清、散热邪

1)栀子

【原著】《得配本草》:“劫心胃火痛姜汁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坚者削之,客者除之,劳者温之,结者散之,留者攻之,燥者濡之,急者缓之,散者收之,损者温之,逸者行之,惊者平之,上之下之,摩之浴之,薄之劫之,开之发之,适事为故。”张介宾注云:“劫之,夺其强盛也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、散心胃热的效用,以止心胃痛。

【原著】《本草备要》:“姜汁炒止烦呕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、散热邪的效用,以入心除烦,入胃止呕。

2)黄连

【原著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中焦之火,则以姜汁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衍义补遗》谓黄连:“以姜汁炒,辛散除热有功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、散脾胃热的效用。以治胃热呕逆、湿热脾泄。

3)竹茹

【原著】《本草害利》:“入平呕逆药,姜汁炒用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、散热邪的效用,以治胃热呕逆。

4)枇杷叶

【原著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胃病,以姜汁炙,肺病以蜜水涂炙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枇杷叶,治肺胃之病,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。气下则火降痰顺,而逆者不逆,呕者不呕,渴者不渴,咳者不咳矣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、散热邪、下气和中的效用,以治胃热呕逆。

2.佐药物清热、化湿

1)黄芩

【原著】《医宗说约》:“治泻痢姜汁拌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:“黄芩,其性清肃,所以除邪;味苦所以燥湿;阴寒所以胜热,故主诸热。诸热者,邪热与湿热也,黄疸、肠澼、泄痢,皆湿胜热之病也,折其本,则诸病自瘳矣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热化湿的效用,以治湿热郁滞的泻痢。

3.佐药物除热、消痰

1)黄芩

【原著】《医宗粹言》:“治去痰火姜汁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谓黄芩:“《别录》消痰热者,热在胸中,则生痰火,……”朱震亨:“黄芩降痰,假其降火也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除热、消痰的效用,以治痰热咳嗽。

2)黄连

【原著】《医宗粹言》:“姜汁炒去痰火胃火不伤脾胃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清痰、除热的效用,以治痰热心、胃痛;并显奏散逆、除热的效用,以治胃热呕逆;且以温性缓和寒性,保障消痰除热、散逆除热而不伤脾胃。

4.佐、助药物散湿、去冷

1)厚朴

【原著】《汤液本草》:“如腹胀,用姜制厚朴。”

【引录】李果:“厚朴,苦能下气,故泄实满;温能益气,故能散湿满。”《汤液本草》谓厚朴:“若与枳实、大黄同用,则能泄实满,《本经》谓消痰下气者是也。若与橘皮、苍术同用,则能除湿满,《本经》谓温中益气者是也。”“大抵苦温,用苦则泄,用温则补。”朱震亨:“厚朴,气药也。温而能散,消胃中之实也。”“厚朴能治腹胀,因其味辛以提其气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温佐苦辛温,显奏除湿、散气的效用,以治腹胀。

2)杜仲

【原著】《得配本草》:“补腰肾盐水炒,治酸痛姜汁炒。”(2)《本草正》:“其功入肾,用姜汁或盐水润透,炒去丝,补中强志,……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汇言》:“方氏《直指》云,凡下焦之虚,非杜仲不补;下焦之湿,非杜仲不利;足胫之酸,非杜仲不去;腰膝之疼,非杜仲不除。然色紫而燥,质绵而韧,气温而补,补肝益肾,诚为要剂。如肝肾阳虚而有风湿病者,以盐酒浸炙,为效用甚捷;如肝肾阴虚,而无风湿病,乃因精乏髓枯,血燥液干而成痿痹,成伛偻,以致俯仰屈伸不用者,又忌用之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补肝肾、除湿邪的效用,以治肝肾阳虚风湿为病腰膝足胫酸疼。

3)吴茱萸

【原著】《本草害利》:“止呕姜汁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汇言》:“吴茱萸,开郁化滞,逐冷降气之药也。方龙潭曰,凡患小腹、少腹阴寒之病,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,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,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,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,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,或脚气冲心而呕哕酸苦,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,吴茱萸皆可治之。”

【述意】增强药物温中、去冷、下气的效用,以治寒呕。

【原著】《本草辑要》:“得干姜治吞酸。”

【引录】《圣惠方》:“治食巳吞酸,胃气虚冷者;吴茱萸(汤泡七次,焙)、干姜(炮)等分。为末,汤服一钱。”

【述意】增强药物温中、去冷的效用,以治胃气虚冷的吞酸。

5.佐、助药物消痰、化饮

1)橘皮(包括陈皮)

【原著】《本草备要》:“治痰咳,童便浸晒;治痰积,姜汁炒;治下焦,盐水炒,去核皮,炒用。”

《本草必用》:“治痰咳,童便浸晒;治痰积,姜汁炒;入下焦,盐水炒。”

《得配本草》:“治痰姜汁炒,下气童便炒,理下焦盐水炒,虚人气滞生甘草、乌梅汁煮炒。”

《本草辑要》:“治痰咳,童便浸晒,治痰积,姜汁炒,治下焦,盐水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洁古张氏云,陈皮、枳壳,利其气而痰自下,盖此义也。”“按方勺《泊宅编》云,橘皮宽隔降气、消痰饮极有殊功。他药贵新,唯此贵陈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利气消痰、辛开豁痰的效用,以治痰饮为病。

【原著】《握灵本草》:“脾寒诸疟,真橘皮去白,切,生姜自然汁浸过一指,银器内重汤煮干,焙研末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温中散寒利气消痰的效用,以治脾经寒痰病疟。

2)香附

【原著】《本草通玄》:“姜汁炒则化痰。”

《医宗说约》:“消痰姜汁炒。”

《医学入门》:“痰病姜汁煮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辛开豁痰、快气消痰的效用,以治痰饮为病。

3)木香

【原著】《医宗说约》:“治湿治痰,姜汁磨不见火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窜佐辛苦,显奏行气、散湿、消痰的效用,以治风寒痰嗽(如参苏饮)、壮人风痰(如星香饮)。

4)半夏

【原著】《疮疡经验全书》:“用生姜汁浸或菜油炒,大能豁痰。”

【述意】增强药物温中化湿、辛开豁痰的效用,以治湿痰咳嗽、呕逆。

5)白术

【原著】《仁术便览》:“姜汁炒燥湿痰寒痰。”

【述意】以温中、辛开佐健脾、燥湿,显奏散寒、化湿、除痰的效用,以治湿痰、寒痰为病。

6)天南星

【原著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脾虚多痰,则以生姜渣和黄泥包南星煨熟,去泥焙用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汇言》:“天南星,开结闭、散风痰之药也。但其性味辛燥而烈,与半夏略同,而毒则过之。半夏之性,燥而稍缓,南星之性,燥而颇急;半夏之辛,劣而能守,南星之辛,劣而善行。若风痰湿痰,急闭涎痰,非南星不能散。”《本经逢原》:“天南星,即《本经》之虎掌也,为开涤风痰之专药。”“南星、半夏皆治痰药也。然南星专走经络,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,半夏专走肠胃,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向导。”

    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去风除痰的效用,以治风痫痰迷。

7)当归

【原著】《医学入门》:“痰用姜汁炒。”

《本草蒙筌》:“体肥痰盛姜汁渍。”

【引录】《灵枢·本脏》:“人之血气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。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利关节者也。……”

【述意】以辛开豁痰结合药物的和血通脉,以治痰阻经络。

8)枳实

【原著】《证治准绳》:“面炒,若恶心加姜汁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恶心者,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。心主火,脾主土,土性克水。今脾虚,则土气衰弱,不能克消水饮。水饮之气不散,上乘于心,复遇冷气所加之,故令火气不宣,则心里淡淡然欲吐,名为恶心也。”朱丹溪:“恶心,有痰,有热,有虚,皆用生姜随证佐药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温中化饮、苦酸泄水的效用,以治水饮恶心。

6.佐药物和营卫

大枣

【原著】《本草害利》:“入和解药姜汁炒香。”

【引录】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》:“太阳中风,阳浮而阴弱,阳浮者,热自发,阴弱者,汗自出,啬啬恶寒,渐渐恶风,翕翕发热,鼻鸣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桂枝汤方注:“《内经》曰,辛甘发散为阳,桂枝汤辛甘之剂也,所以发散风邪。《内经》曰,风淫所胜,平以辛,佐以苦甘,以甘缓之,以酸收之,是以桂枝为主,芍药甘草为佐也。《内经》曰,风淫于内,以甘缓之,以辛散之,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。”《本经疏证》:“……大率姜与枣联,为和营卫之主剂,姜以主卫,枣以主营,……”

【述意】以辛散佐甘缓,显奏去卫分邪、助营阴弱的效用,即所以和营卫,并可入和解剂。

7.助药物解郁

贝母

【原著】《修事指南》:“《集效方》治尤(忧)郁不伸,姜汁炒,去心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汇言》:“贝母,开郁、下气、化痰之药也。”《本草别说》:“能散心胸郁结之气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散佐辛苦,增强开郁散结的效用,以治心气忧郁不伸。

8.佐药物补脾、柔肝

1)山药

【原著】《本草述钩元》:“如理脾,可用姜汁炒过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求真》:“山药,本属食物,古人用入汤剂,谓其补脾益气除热。然气虽温而却平,为补脾肺之阴,是以能润皮毛、长肌肉,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,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。”“入滋阴药中宜生用,入补脾宜炒黄用。”

【述意】辅佐药物显奏温中补脾、化生营卫、运输精微的效用,以补气血不足。

2)白芍药

【原著】《医宗粹言》:“脾胃不足呕哕者,有用姜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注解伤寒论》:“芍药,……酸,收也,泄也,芍药之酸,收阴气而泄邪气。”《本草正义》:“芍药,……白者苦而微酸,能益太阴之脾阴,而收涣散之大气,亦补益肝阴,而安靖甲乙之横逆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温佐酸凉,显奏温中、柔肝、散逆的效用,以治肝气犯胃的呕哕。

9.行补气、滋补药的药势

1)白术

【原著】《本草通玄》:“惧其燥者,以蜜水炒之;惧其滞者,以姜汁炒之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正义》谓白术:“行药者,气为血帅,自能为百药导引耳。濒溯本作引药,其大旨正同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窜善走行补气药的药势,使其补而不壅,以利发挥补气效用。

2)天门冬

【原著】《仁术便览》:“有酒浸,姜汁浸,免恋膈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正义》:“近人更用之于滋补药中,恐滋腻重滞,窒而不灵,加此以疏通其气,则运行捷,是亦善于佐使之良法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窜善走行滋补药的药势,使其滋而不腻,以利发挥滋补效用。

10.缓和药物的寒性、凉性

1)龙胆草

【原著】《证类本草》:“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,去其性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:“草龙胆味既大苦,性复大寒,纯阴之药也,虽能除实热,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。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,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温缓和药物的大苦、大寒。以免损伤脾胃虚弱者的中气。

2)白芍药

【原著】《得配本草》:“除寒姜炒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:“凡中寒腹痛,中寒作泄,腹中冷痛,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。”

【述意】以温性缓和药物的寒性,以免寒加于寒。

3)旱莲

【原著】《得配本草》:“恐妨胃姜汁蒸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:“鱧肠性冷,阴寒之质,虽善凉血,补益脾胃。病人虽有血热,一见脾胃虚败,饮食难消,及易溏薄作泄者,勿轻与服。孙真人方用姜汁和剂,盖防其冷而不利于肠胃故也。不用姜汁、椒红相兼修事,服之者必腹痛作泄,宜祥审之。”《唐本草》谓旱莲草:“味甘酸,平,无毒。”《中药大辞典》谓:“甘酸,凉。”

【述意】以温性缓和药物的凉性,以免损伤脾胃虚弱者的中气。

4)川贝母

【原著】《得配本草》:“胃寒者,姜汁炒。”

【述意】以温性缓和药物的凉性,以免凉加于寒。

11.消除药物的刺激性

厚朴

【原著】《本草纲目》:“味苦,不以姜制,则棘人喉舌。”

【述意】以辛味消除药物的苦味刺激作用,以免棘人喉舌。

【原著】《医学入门》:“入汤药用生姜汁炒,入丸药用醋炙或酥炙。”

【引录】《修事指南》:“凡修事各有其故,因药殊制者一定之方,因病殊制者变化之用,……”

【述意】以辛味消除药物的苦味刺激作用,以免棘人喉舌。

12.克制药物的毒性

半夏

【原著】《本草经集注》(《别录》):“半夏有毒,用之必须生姜,此是取其所畏,以相制尔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·卷上》:“有单行者,有相须者,有相使者,有相畏者,有相恶者,有相反者,有相杀者。凡此七情,合和视之。当用相须相使者良,勿用相恶相反者。若有毒宜制,可用相畏相杀者;不尔,勿合用也。”李时珍云:“相畏者,受彼之制也。”“相杀者,制彼之毒也。”《别录》谓半夏:“射干为使,恶皂荚,畏雄黄、生姜、干姜、秦皮、龟甲,反乌头。”《医学启源》谓生姜:“温中去湿。制厚朴、半夏毒。”

【述意】以相制克制药物的毒性,以免毒性对人体的危害。

【按语】生姜制半夏,须与白矾或石灰同用,或加水煮透,才能消除半夏的毒性。

【原著】《本草正》:“性能堕胎,孕妇虽忌,然胃不和而呕吐不止,加姜微炒,但用无妨。”

【引录】《本草经疏》:“半夏,……辛温有毒,体滑性燥,故堕胎也。”

【述意】以相制克制药物的毒性,以免毒性伤胎堕胎,并显奏散逆止呕的效用。

三、现代姜制药物及作用

现代姜制饮片的方法各地多采用姜汁拌炒法(姜炙法)、姜汁煮制法,姜汁制备方法多采用生姜或鲜姜压榨取汁或加水煮汁、干姜煮汁。现代沿用的姜制饮片计有黄连、厚朴、半夏、天南星、栀子、草果仁、草豆蔻、厚朴花、吴茱萸、砂仁、川乌、草乌、白附子、关白附、香附、竹茹、天麻等17种,国家药典仅收载有黄连、厚朴、半夏、草果仁、天南星、白附子、竹茹的7种。

    姜制的目的一般两种,其一是制其寒性,增强和胃止呕作用,如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,止呕作用增强;姜竹茹能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,多用于呕哕、呃逆。其二是缓和副作用,增强疗效,如姜厚朴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,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;姜草果仁燥烈之性有所缓和,温胃止呕之力增强;姜半夏降低刺激性毒性,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;制南星毒性降低,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;制白附子可降低毒性,消除麻辣味,增强祛风痰的作用。

上一条:郑祥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​二 下一条:郑祥银教授简介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