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医案医话 >> 正文
胃痛案2
2021-06-25 15:48  

严某,女,56岁。患者诉胃脘痛反复发作2年余,夜半为甚,胃脘恶寒,嗳气,偶尔反酸,口干,口苦,诊断为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”。近两周来症状加重,遂于夏至前后来求诊。

初诊:证见胃痛,夜半为甚,胃脘恶寒,嗳气,偶尔反酸,口干,口苦。察其舌苔薄白,诊其脉弦缓。此为寒热错杂,气机阻滞于中焦所致,法当辛开苦降、和胃降逆、行气止痛,方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。

处方:法夏10g,干姜10g,黄连10g,黄芩10g,枳实20g,吴茱萸6g,乌贼骨15g,旋覆花(另包)10g,代赭石10g,玄胡15g,郁金10g,炒川楝子10g,片姜黄10g,7付,日一付,水煎,分三次餐后温服,禁生冷、肥甘厚腻之品。

嘱其注意休息,清淡饮食,不适随诊。服上方一周,胃痛减轻,其它诸症缓解。

    此案胃痛,似与第149条“但满而不痛者”不符。然而《说文解字》训痞为痛,可见痞证有痛者,亦有不痛者。辨证为寒热错杂、气机阻滞于中焦,治以辛开苦降、和胃降逆、行气止痛。拟半夏泻心汤加减。半夏泻心汤证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呕而肠鸣,心下痞者,半夏泻心汤主之。”《伤寒论》第149条:“……若心下满而硬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;但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。”本方功效和中降逆消痞。该方寒热并用,升降协调,攻补兼施,是治疗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常的代表方剂之一,故《金匮要略》谓其主治:“呕而肠鸣,心下痞”者。又据《伤寒论》149条所论,其证起于少阳病误下,故其主症多有下利。临床多用于各种胃肠炎、消化道溃疡、小儿消化不良、腹泻、痢疾、胃下垂等之胃脘痞胀者。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