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医案医话 >> 正文
痰热中阻,邪郁少阳(慢性浅表性胃炎)案
2014-08-09 23:13  

患者诉胃脘痞胀疼痛,按之痛甚,胸骨后灼感明显,两胁胀痛,纳少,时反酸,口水多,喜唾,胃镜检查提示:慢性浅表性胃炎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,充血糜烂性胃窦炎,返流性食道炎。中医诊断为“胃痛”,西医诊断为“慢性浅表性胃炎;充血糜烂性胃窦炎;返流性食道炎”。近一月来症状加重,遂于谷雨前后来求诊。

初诊:症见胃脘痞胀疼痛,按之痛甚,胸骨后灼热明显,进食后症状加重,两胁胀痛不舒服,纳少,伴有反酸,口水多,喜唾,二便常,睡眠可。察其舌质红,苔黄厚,诊其脉沉弱。此为痰热内阻,邪郁少阳,经气不利所致,法当清热化痰,和解少阳,疏利经气,方拟柴胡陷胸汤加减治之。

处方: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全瓜蒌10g 黄连10g 吴茱萸5g 枳实20g 炒川楝子10g 玄胡10g 郁金10g 片姜黄10g 乌贼骨15g 广木香10g 砂仁10g 7付,日一付,水煎,分三次餐后温服,禁烟酒及生冷、辛辣、发物,肥甘厚腻之品。

嘱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。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,忌暴饮暴食,饥饱不均。胃痛持续时,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少食多餐,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,忌粗糙多纤维饮食,尽量避免进食浓茶、咖啡和辛辣食物;保持乐观的情绪,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。

二诊:患者胃脘痞胀、疼痛感明显减轻,胸骨后灼热缓解,纳可,反酸次数减少,脉沉,舌质红,苔白中根部偏厚。效不更方,继服上方,14付。日一付,水煎,分三次餐后温服,禁烟酒及生冷、辛辣、发物,肥甘厚腻之品。后随诊可知,共服药21付后,胃脘痞胀、疼痛消失,胸骨后灼热感明显减轻。

嘱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。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,忌暴饮暴食,饥饱不均。胃痛持续时,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少食多餐,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,忌粗糙多纤维饮食,尽量避免进食浓茶、咖啡和辛辣食物;保持乐观的情绪,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。

按:消化系统疾病,涉及肝胆、脾胃诸脏腑,新感内伤、虚实寒热错杂。经方虽药证明确,配伍精当,但今日之时移世易,古今疾病难同,故主张复用经方,以治疗复杂之病,以补单一经方难以为功者之缺憾。其复用之原则大体如下:上下病情歧异,脏腑病变不同,兼证明显,表里寒热不一。其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,名柴胡陷胸汤,主治少阳经气不利,胃气不舒证

此案中,初观患者脉证,似属中阳不足,脾运失常。然中阳虚者,舌质一般偏淡,今反红者,与中阳虚不符。大凡痰热(湿)内阻,则阴阳气机运行不畅,乃喜唾而脉沉弱之根由。从经脉而论,胃与胆之经脉皆从缺盆下胸中贯膈,与食道相近,故有内在联系。且少阳走胸胁,胸胁胀痛不适,故辨属痰热中阻,少阳经脉不利,故方以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化裁。此方辨治消化系统疾病指征有:胃脘痛(或剑突偏左、偏右),胃脘痞满疼痛或兼胸胁疼痛,少阳或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酸楚疼痛,脉弦、缓、数,舌绛或红,苔薄白或厚或黄薄、黄厚,或兼见咳嗽、胸闷、胸胁痛。

关闭窗口